一是加强教育培训。组织全区各乡镇、街道和有关村社负责交通安全人员200余人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应急意识和抢险救援常识,做好“随时出动”“防大汛”的思想准备。同时,充分发挥乡镇“两站”“两员”作用,全面提升辖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二是狠抓责任落实。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将村社乡村公路和桥梁管养主体责任落实到乡镇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乡村公路及桥梁管护工作机构,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防汛工作机制,使防汛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三是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成立1个综合督查组和4个检查组,对全区(县)乡村路路况、路基边坡及排水设施桥涵、重点路段、在建项目汛期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截至目前,出动检查人员30余人次,共检查出一般安全隐患20起,重大安全隐患2起,已整改19起,1起正实施整改。
四是严格值班值守。建立汛期值班制度,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不间断监视汛情和调度情况,并加强雨前巡查、雨中复查、雨后核查,及时了解和反馈情况,确保一旦出现汛情能够做到及时上报。建立健全预警信息传播机制,落实专人每天及时收集气象和水文资料,并及时发布。截至目前,已发送预警信息5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