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敏委员:
你在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完善交通服务体系,确保旅游方便快捷的建议》(第114号)收悉。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彭洪副市长亲自领办,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交通运输基本情况
截至2019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20031公里,居全省第6位。全市7个县区均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92公里,实现了一小时到县区、两小时到达毗邻市目标。5条国道、8条省道2079公里贯穿广元全境,覆盖了全市约90%的乡镇。17560公里农村公路实现了100%的乡镇通油路(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有道路客运企业13家(包括旅游运输公司2家),有汽车客运站172个(一级客运站2个,二级客运站6个,三级至五级客运站164个),拥有经营省际、市际、县际及县内560余条客运班线及1500余辆营运客车,全市所有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运班车。有公交车576辆(纯电动77辆),公交线路102条,总里程1342公里,市城区公交500米覆盖率93%。有出租车公司19家,巡游出租车978辆(纯电动6辆),年运送旅客5072.1万人次。有水运企业3家,旅游客船24艘。
二、“交通+旅游”发展情况
(一)道路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情况。近年来,为促进旅游运输产业发展,交通运输部门督导道路客运企业主动抢抓高铁、航空时代发展机遇,大力创新发展汽车客运站与高铁站、景区之间客运接续接驳方式。一是建设旅游集散中心。目前,我市已建成上西长途客运站、南河汽车客运站2个市级旅游集散中心和剑门关、金子山、青川客运站等县级旅游集散中心。二是开通直达景区线路。西成高铁广元境内各高铁站直达市内外主要旅游景区(含直达九寨、黄龙等景区)的旅游客运线路14条,覆盖剑门关翠云廊风景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东河口地震遗址、明月峡、曾家山等5个4A级及以上景区,以及青川县阴平村等42个乡村旅游景点。三是“车门+家门”实现乘客无缝换乘。延伸高铁服务半径,从南河汽车站调整部分线路参营车辆至上西长途客运站发班,开通西成高铁广元站至苍溪、旺苍、朝天、青川、剑阁等县区及近30个乡镇的客运班车;增加南河汽车站至上西长途客运站的公交换乘班次和车辆,市城区其他公交线路根据需要适时增加发班密度和覆盖时间,新增、调整公交线路11条。同时,剑门关景区、普安镇、剑阁县城新开行或延伸公交客车、班线客车至高铁站接驳运输,新开行或延伸唐家河景区、青川城区至金子山高铁站客运班线接驳运输,新开行或延伸朝天城区、中子、曾家班线客车至高铁站接驳运输。全面推行电话或网络预约、定制服务、客运包车、出租汽车、汽车租赁等运输方式接驳,实现乘客无缝换乘,使道路客运由被动的错峰发展逐渐转向主动的迎合互补、错位发展,大大方便了乘客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换乘。四是“线上+线下”实现旅运全面融合。加强与携程网、四川汽车票务网、超市门店等线上线下的票务合作,拓宽旅客购票渠道和方式。通过“神马出行”平台及“四川广运”微信公众号,拓展互联网售票、查询、咨询及相关业务。全面推进旅运融合发展,道路客运与市内外旅行社、重点旅游景区合作,推行景区直通车、区间车,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实现旅游、客运与景区的无缝对接、运游一体、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已开通市内精品线旅游专线4条、省内直达景区班线10条、过境旅游班线2条,包车客运、定制客运、预约客运实现了全覆盖、常态化。五是“落地+自驾”实现承接方式多元化。引导道路客运企业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依托现有客运站网络和汽车租赁网点,利用市场化、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落地自驾、异地还车”网络建设,实现旅运承接方式多元化。全市现有旅游运输专用车辆50余辆、从事旅游包车近1000辆、自驾游租赁车辆300余辆,景区直通车、景区内观光车、机场快线等各类车辆近100辆,基本覆盖全市各景区、各高铁站和主要汽车客运站。
(二)水路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情况。根据《广元市嘉陵江旅游综合功能区总体规划(2015—2025)》,我局编制了《嘉陵江山水人文旅游线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大力发展“两湖”(亭子湖、栖凤湖)风景区水上生态旅游,积极开发库区水域形成的平湖峡谷、港湾、滨水古镇、渔村等水上自然风光成为广元旅游的新亮点。为此,我市航务管理部门加大对千佛岩至老铁桥航道的整治力度,打通千佛岩至皇泽寺水上旅游航线,保障可通航300吨级标准船型。按照一类航标配布重点打造栖凤湖航道,达到夜航航道要求。联通广元主城区与古城水上航道,串联千佛岩、皇泽寺、塔山湾、昭化古城等景点水上旅游观光航线,以满足广大游客水上旅游观光需求。随着市境内各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嘉陵江水域条件得到日益改善,新建码头13处,占用岸线总长4730米。在新建码头的同时,同步开展码头售票和候船设施、水电、停车场所、旅游标示牌、厕所、垃圾站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2019年1月,市政府明确由市文旅集团负责栖凤湖水上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并将栖凤湖营运的4艘旅游客船,采取“统一售票、统一经营,统一发班”的经营模式。目前,已完成了皇泽寺、大西街码头基础设施临时改造和4艘旅游客船光亮美化工程,新增文创特色街景车6台,建成栖凤湖运管中心及安全运营监控指挥系统。2019年2月1日,市政府成功举行了栖凤湖水上旅游项目启动仪式,推出了“女皇味道”河鲜宴、游船观光、女皇夜游、特色包船游等水上旅游产品,栖凤湖水上旅游成为市民春节出游新亮点,现已实现栖凤湖水上旅游常态化运行。嘉陵江昭化区红岩渔港码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剑阁县江口渔港码头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1年完工。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你的建议,按照“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总体要求,不断完善交旅融合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快进慢游”交通体系建设,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培育旅游市场热点,刺激文旅消费,创新推动全市旅游市场重振复苏。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广元至平武、绵阳至苍溪、苍溪至巴中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京昆高速公路广元至绵阳段、汉中至广元段(四川境)扩容项目,提档升级一批国省干线、旅游公路、农村公路,打造一批旅游专线、旅游环线、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完善旅游公路和景区道路各项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景区道路通行能力和水平。加强嘉陵江高等级航道管理养护,推广新能源船舶,升级改造渡口码头、客渡船及旅游客船,构建畅通、安全、绿色、高效的嘉陵江黄金水道,实现嘉陵江广元段常态化通航。
(二)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根据我市现有运输场站、港口码头的节点网络优势,结合各县区自然人文景观特色,打造统一风格、统一形象、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的服务窗口。健全散客集散、旅游咨询、运输服务、旅行社组织等集散服务功能,使各运输场站和港口码头成为旅游业务咨询和旅游产品销售的主渠道。同时,在火车站、机场、汽车站等重要交通节点、游客聚集区,着力构建有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的旅游集散服务体系,保证进入我市境内游客准确、顺畅到达旅游目的地,实现火车、机场、城市和景区的“无缝对接”,构建市、县区、景区三级网络化旅游运输服务体系。
(三)建立交旅融合发展机制。由政府牵头,组织旅游、交通、水务、城建、规划、财政、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融合发展协调推动机制,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协调解决融合发展重大问题。推进旅行社、导游和旅游客运企业及从业人员等信息共享,科学规划汽车场站、码头和航线,拓展运输场站和港口码头的旅游集散功能。开通“车(船)票+门票”一票直达、全程服务的景区直通车(船),推进不同运输方式的客运联程系统建设。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运游服务模式,加快推动交旅融合发展、协同发展、高效发展。
(四)编制好“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市拟规划建设南江经苍溪至盐亭、青川至剑阁高速公路,进港铁路专用线2条、进港公路1条;新建机场综合枢纽站、朝天高铁枢纽站、苍溪百利综合运输服务站;功能提升市县级客运站8个,新建改造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49个;建设以曾家山、亭子湖、白龙湖生态旅游环线公路为代表的一批旅游公路,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道路及天然气资源开发路,建设一批高速公路、铁路车站、港口码头连接线,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有效衔接。
感谢你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广元市交通运输局
2020年10月29日
(联系人及电话:袁军,18608396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