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强化在建交通项目安全应急能力建设为抓手,狠抓“责任落实、工作机制、转移避险、应急能力”四种本领,推进交通运输行业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精“准”责任落实。落实监测巡查责任人、现场转移避险指令下达责任人,动态开展降雨期间监测巡查和值班值守。提前印发《风险预警提示单》2份,提醒在建项目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加强与镇、村两级协调联动,及时派出2个工作组、8人下沉到交通建设工地、营地指导工作。通过电话随机抽查的方式,同步跟进在建项目应急值班值守、预警信息接收传递、防范措施落实等情况,确保防汛责任落实到位。
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广元市山洪灾害危险区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建立政企“两级”预警信息传递接收机制,明确工作责任、接收回应程序,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川交建安”系统等网络媒介,通过工作群点对点提醒、电话督促等方式,实现预警信息快速、准确直达操作一线,及时“喊醒叫应”,确保信息和指令传递到位。落实防灾减灾经费保障机制,专项用于群众转移安置保障。健全防灾减灾保障机制,制定剑阁县交通运输系统突发性地质灾害及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构建“1+N”预案体系。全县分点布局交通防汛物资储备点38个,应急车辆、机械70台,分片区、分领域组建6支应急抢险队伍,确保任何时候发生自然灾害时都有人第一时间响应,妥善处置。
“快”速转移避险。在收到预警信息后,各交通建设项目部以劳务班组为单位,由劳务班组负责人组织开展受威胁人员转移安置工作,明确责任人加强转移安置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安置人员安全、生活有序,严防私自返回造成伤亡。及时收集转移人员台账、视频和照片,逐一核查比对,及时与属地党委政府、村民委员会信息共享。预警信息解除后,第一时间对驻地营地周围安全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安全、无次生灾害隐患的情况下,组织转移人员有序返回驻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驻地,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排危治理,确保安全后组织转移人员返回驻地。汛期以来,实现广绵高速在建交通项目61人次应转、尽转、真转。
“ 提”升应急能力。组织开展2024年交通运输领域防汛减灾综合应急演练,提高防汛抢险救灾实战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抓住“全国防灾减灾日”时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地等宣传活动,通过“政务开放日”“应急演练”等形式,加大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传播力度,扩大宣传受众。今年以来,先后对剑阁县交通参建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2次,不断提升在建项目安全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