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法治梦想,行法治之路。2024年,支队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发挥法治引领作用,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贯穿交通运输执法全过程,为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基础。
一是筑牢法治根基,补齐制度建设短板。着眼执法机制运行,深入分析交通运输执法制度建设的短板和漏洞,印发《交通运输行政处罚案件移送和接收办法》《减轻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交通运输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案件管理办法》,推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行为的通知》《关于细化网约车部分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通知》,以健全的执法制度机制,构建起职责明确、行为规范、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确保行政执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执法体制运转顺畅、执行高效。
二是着眼法治宣传,打造学法守法高地。印发《2024年交通运输执法领域普法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制度,印制道路旅客运输、危险货物运输等8个领域普法宣传资料以及交通运输各领域50余条常见违法行为表现形式和适用法律条款汇编,结合“宪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月”“路政宣传月”等活动,向从业人员深入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安全生产法》以及交通运输领域法律法规,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9200份,悬挂宣传标语60余条、开展法制座谈会10余次,有效提升行业从业人员守法意识。
三是聚力精细服务,厚植营商“法治沃土”。科学制定全市交通执法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和年度及专项执法检查计划,按月分析涉企执法频次,杜绝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发生。实行《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工作机制,引导当事人开展信用修复,累计送达《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告知书》50余份,协助5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积极落实柔性执法相关举措,对擅自改装、超期维护检测等40余项违法行为落实“首违不罚”要求,办理轻微免罚案件10件,对30余件案件依法依规实施减轻处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诉求,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1876件,满意度达99%。通过帮助企业恢复受损码头设施,慰问困难当事人和滞留货运司机等系列执法为民行为,得到人民群众点赞和登门感谢,收到锦旗6幅,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