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交通运输部门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道路运输发展全过程,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保护环境为核心,全力推广节能环保运输装备,推进道路运输行业污染防治,坚决打好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明确绿色道路运输发展方向。通过深入开展道路运输行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到2020年,全市形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绿色道路运输企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能源消费结构明显改善,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水平全面提高,行业节能环保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监管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市主城区、利州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0%,其余县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30%。与2015年相比,公路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4%和4.5%,城市客运单位人次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下降10%。
——深入开展道路运输行业污染防治。一是推进道路运输枢纽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将道路运输枢纽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纳入建设规划和站级评审内容,凡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功能不合格的不予通过评审,不得争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2020年前,全市一级客运枢纽站均应具备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能力。二是淘汰营运“黄标车”。配合公安、环保等部门开展营运“黄标车”摸底调查,制定营运“黄标车”淘汰计划,强化道路运输证年度审验,对营运“黄标车”及时办理注销手续,取消营运资质。到2017年底,全市范围内基本完成营运“黄标车”退出道路运输市场工作。三是开展汽车维修企业污染防治。结合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引导企业升级改造绿色汽修设施设备。推广应用绿色机电维修、绿色钣金修复、绿色涂漆、空调冷媒加注回收等先进技术,规范处置废水、废气、废机油、废旧蓄电池、废旧轮胎等废弃物。启动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测I/M制度试点工作,提高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能力。四是提高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督促运输企业特别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建立完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开展日常应急演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处理好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
——全力推广节能环保运输车辆。一是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对道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车辆实行燃料消耗量核查,严禁不合格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从源头上促进节能环保车辆发展。二是加快营运车辆结构调整。提升营运车辆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环保化水平。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客车、大容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大吨位多轴重型车辆、汽车列车、厢式货车。三是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及配套设施。重点推进LNG车辆在干线客运、城市公交和物流运输中的应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在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中的应用,逐步提高每年新增及更新的营运车辆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的比例。2017年至2019年,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的比重将分别达到20%、25%、30%。支持道路运输站场规划建设充换电和加气配套设施。
——深化道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开展公交都市创建活动,构建城市公共交通多层次、多样化出行体系,随着建城区面积扩展和城市主骨架拉大,优化调整公交线路,降低线路重复系数,提高公共交通覆盖面和通达深度,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二是提升道路客运生产效率。加强道路客运运力调控,严格落实客运班线实载率低于70%不得新增运力的规定。推动“互联网+道路客运”深度融合,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实现客运资源有效整合。加快构建道路客运与铁路、民航、水路紧密衔接的集疏运网络,提升综合运输整体效率。三是大力发展现代货运物流。支持道路货运物流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采用并购、联合、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培育一批成长性好、集约化程度高、市场吸纳能力强的大型龙头骨干货运物流企业,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以区域性中小企业联盟为主体、以零散小微运输业户为补充、以货运中介为纽带的货运物流市场主体,推动传统货运向现代货运物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