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燕、母建容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广元国际物流港的建议》(第65号)提案收悉。我局牵头,会同广元国际铁路港管委会、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口岸物流发展中心等相关市级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议
一是补齐物流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短板。积极与成都铁路局、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沟通协调,加快广元传化公路港、广元国际铁路港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打造集物流服务、吃住生活配套、“司机之家”、车辆检测、维修及政务服务驿站等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积极促进仓储、分拣、配送等物流资源向广元国际铁路港、广元公路物流港等中心枢纽集聚,推动枢纽高效率运行。二是推进通道网物流网数联网融合发展。积极同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科学研究院沟通对接,已将广元市综合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广元港水上物流信息化平台、广元市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建设等项目纳入《四川省通道网物流网数联网融合发展(2025-2030)》。目前依托川陕甘多式联运智慧服务平台,我市高效运营广元铁路综合物流基地、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不断畅通国际国内物流通道,常态开行国际班列、高铁快运动车,为企业提供“一单制”一站式物流运输服务,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入驻企业130余家,完成订单4700余单,实现物流费用6200余万元。为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质效,我们将持续开发平台线路优化、运价查询等服务模块,鼓励推动生产制造企业物流需求上平台,“一企一策”快速生成多种物流运输方案;积极对接省级数智平台、市内其他货运平台,整合海关、港口、铁路、公路等多领域数据资源,深化物流信息融合共享,不断提升区域物流协同效率;深化与重庆果园港、涪陵港等联动,推行“一次报闸,全线通过”船闸调度机制,过闸时间减少三分之一,打通“疆煤入渝”“晋煤入川”等多式联运通道。三是加快建设“四港五园多节点”物流枢纽体系。已建成广元传化公路港、高铁快运一期等专业性物流园区,抢抓国家产业转移战略机遇,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奋力打造枢纽功能更加完善、内外通道更加顺畅、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降本增效更加明显的物流枢纽,积极招引粮食、煤炭、有色金属等适铁大宗物资物贸企业,以及快递快件、预制食材、生鲜冷链、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高铁快运适配企业。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已签约项目落地转化,中储粮(广元)现代粮食仓储、西南(广元)石油压裂支撑剂集散分拨基地、广元邮件(高铁快运)区域分拨中心、蜀道物流广元物流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力争年内尽快开工实施。加紧对接在谈项目,力争四川商投川北数智粮油物流基地、湖南京物链高铁快运区域分拨中心项目实现签约。
二、关于进一步整合人才要素配置,造就高水平创新队伍的建议
一是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了《加快推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政策措施》,依托10亿元现代物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发展投资引导基金,专门制定了关于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物流专业人才的措施,即:“将高层次物流业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的引进纳入市、县(区)人才工程重点支持范围,享受我市引进人才优惠政策;鼓励市域内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物流相关专业,培养本土物流专业人才,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积极推动中国西部(广元)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实体化运行,为广元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市经济信息中心(副县级,为市发展改革委下属事业单位)下设现代物流发展服务科,负责研究中心对接联络和协调服务。建立研究中心专家库,聘请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广东物流行业协会等物流行业协会,中国物流集团、中铁快运、蜀道物流集团等龙头企业的知名专家,为广元现代物流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推进研究一批课题、策划一批项目、服务一批企业、促进一批合作、链接一批资源、培养一批人才。
三、关于改革赋能激发内生动力,全域统筹拓展发展路径的建议
目前,广元正从基础设施、智慧赋能、线路优化、产业联动、要素保障五个维度深化改革,全域统筹拓展物流产业发展路径。一是补齐设施短板,打通“衔接断点”。我市已争取各类资金22.5亿元,谋划实施涉铁适铁项目20余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以上;已投运铁路专用线14条,建成国家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广元铁路综合物流基地”,新增铁路集装箱装卸能力400万吨/年以上;嘉陵江广元段夜航设施建成,长航船舶总运力突破1.2万载重吨,通航里程达69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75公里,新改建普通国省干线145公里。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延伸工程,推动铁路网络向物流园区、产业集群延伸;推进嘉陵江航道升级工程,积极开展航道四级升三级扩能改造,争取实现千吨级船舶昼夜通航,长航船舶运力提升至2万吨,保障航道畅通;推进集疏运体系完善工程,加速G5京昆高速扩容、南苍三高速建设,打通港区与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加快盘龙机场改扩建及青川、剑阁等通用机场布局,构建“铁公水空”立体网络,降低中转运输成本。二是强化智慧赋能,破解“信息壁垒”。川陕甘多式联运智慧服务平台自2024年4月正式上线运营以来,经过一年的稳定运行,平台8大功能模块运行良好。下一步,将积极对接省多式联运数智平台数据,广泛结盟各平台公司、商贸服务企业及行业协会等,拓宽行业资源渠道,深化信息共享,为平台生成运输方案提供大数据支撑;拓展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功能,推进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促成供应链金融产品上线;积极借智借力,实施平台物流大模型开发及小程序应用,为企业快速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决方案,以满足多样化的物流需求。三是优化线路网络,打造“精品通道”。广元已成功接入中欧、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通道6条,连通境外19个城市,累计开行国际班列60余列;常态开行广元至成都高铁快运确认车340余列,创新开行全国首列具有冷链功能的“广元—成都—贵阳”全货运高铁快运动车600余列;共建并落实嘉陵江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机制,实现过闸船舶“一次报闸,全线通过”,过闸时间减少三分之一,形成“疆煤、陕煤经广入渝、入川”“黔渝铝氧粉入广”“粮食经长江口、黄石港实行铁水联运入广”等五条多式联运精品线路,年集散货运量煤炭300余万吨、粮食80余万吨、铝氧粉140余万吨、铝锭100余万吨、硅基40余万吨。下一步,我市紧扣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持续深化精品线路建设,服务国家西北矿产跨区域调配战略:强化“疆煤入渝”“晋煤入川”“甘矿入海”通道能力,加快苍溪港区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与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铁路网络衔接,提升煤炭、矿石等大宗矿产“铁路集运+水路分销”效率,依托嘉陵江“四升三”航道改造工程,增强西北矿产经广元中转至长江经济带的运输保障。支撑成渝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建设;优化“北粮南运”“东粮西进”“外粮内引”物流通道,以川北粮食现代物流园区为枢纽,联动长江口、黄石港等港口强化粮食铁水联运,加密嘉陵江粮食货运班轮频次,推动与重庆果园港、涪陵港等共建粮食中转协作机制,夯实川陕甘区域粮食供应链韧性;匹配工业集群发展布局,针对铝基、硅基、能源化工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提供一站式物流运输服务,保障再生铝原料、硅基材料等工业物资高效运输,助力产业降本增效。四是联动产业发展,夯实“货源根基”。广元已建成铝期货指定交割库,累计实现贸易量108.73万吨,铝锭贸易中心贸易额近250亿元;积极服务广元铝产业发展,助力再生铝原料进口零突破,2024年来累积从日本、泰国、英国、墨西哥等地直接进口再生铝50批次3200余吨;全国煤炭交易中心西部(广元)交易中心累计吸纳上线企业42余家,交易量190余万吨;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235个,形成静态库容74.31万立方米,农产品损耗率降低15%,铝基、能源化工等产业集群逐步壮大。下一步,将加快推动“物流+产业”深度融合,在广元经开区布局铝基材料仓储加工中心,通过“铁路运原料+公路配送到厂”模式,降低铝产业物流成本;建设川陕甘铁路冷链及粮食供应链产业园,打造“产地预冷+铁路干线+公路分拨”的冷链物流链,降低生鲜农产品损耗率;依托全国煤炭交易中心西部专区,吸引企业线上交易,通过“铁路集运+水路分销”降低煤炭流通成本。五是凝聚协同合力,筑牢“保障防线”。广元正大力实施《加快推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政策措施》,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从物流基础设施、企业培育等方面对多式联运项目给予“真金白银”支持。政府层面,争取将更多物流项目纳入2025年省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2026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为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创造条件;企业层面,以铁路港为核心,推动广元物流集团的组建,整合广元“公铁水空”物流资源,实现“四港合一”,聚力打造广元5A级现代物流综合企业,增强龙头带动作用。协会层面,发挥广元物流协会作用,对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四川省物流协会等机构,引入先进管理经验,拓展企业对外联络途径,为政府和当地物流企业搭建紧密的联系平台。
感谢你们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广元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8月25日